正德双创 | 儒家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多年历史中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它既包括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与历代圣哲学人的研究探索的成果,也吸收了其它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人们所论及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形成于上古的“易经文化”后来的儒道文化、佛教文化与历代学人的文化学术著作。

      儒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主流。作为先秦一个学派,虽为孔子所创立,但它的文化精神却上继三代、下承周公,直接继承了我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传统,如世人所谓的儒家“六经”,都是经由孔子整理的上古文化典籍。因此,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往往称为儒家文化,有时也泛称东方文化。这是因为它两千年间影响到整个东亚文化圈并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其思想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而又极为理智的入世思想。虽然人人习惯称其为“三教”之一,但它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它的主要内容有稳定社会、建立秩序的“礼”,完善社会成员自我人格的“仁”。由前者演化出维系社会、稳定家庭、规范人伦的“三纲”;由后者扩充为社会成员完善自我人格的“五常”(亦即五德:仁、义、礼、智、信)与升化人类精神的温、良、恭、俭、让。至于后世的一些观点“存天理,灭人欲”“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等等,则是统治者人为地将其推到了极端,使之走向了孔孟教义的反面。

儒家文化首先追求的是人类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与进步。为此,它构划了人类理想社会的蓝图:这个理想社会既有“小康”的初级阶段,即孟子多次描述的“五亩六宅……五十者可以衣帛也……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更有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所设想的“大同世界”,我常常觉得中国社会不接受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以洪秀全太平天国的失败为证)而接受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契合于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则契合于中国古代大同世界的憧憬。

        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中国儒家文化要求社会成员要完善自己的人格,要有“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重于个人一已私利,要求人们能“克已复礼”;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治世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科学文化落后的古代,由于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使中华民族的发展避免了类似欧洲中世纪时期“政教合一”式的落后、蒙昧。这也是儒家文化有别于其它文化的主要标志。

       易经的哲学思想也正是儒家文化在哲学上的最高成就。易经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正是由孔子的“十翼”所揭示清楚而阐发出来的。故此不再赘述。






评论
热度 ( 9 )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正德双创 | Powered by LOFTER